青岛记者协会网站>记者之家>编采手记

表现工业之美 《青岛制造》摄像阐述

青岛记者网2014-03-25 15:57:27

    在《青岛制造》播出之际,回首这部历时两年多筹备、拍摄、剪辑的影片,正如同一个在腹中孕育的胎儿,在母体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这部影片自身的生命力量和逐渐形成的影像风格。

    在拍摄之初领导就对摄像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用镜头来说话、要打动人、要有张力。这部片子无疑也给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工业生产中有很多震撼的、宏观的、微观的场景可以表达。在现场寻求并强化制造中的机械、金属、速度、力量、震耳欲聋、细节、壮观、现代、人操控的设备和被设备操控的人、人的专注、人的密集、人的渺小、人的程式化等元素。寻找富有表现力和美感的镜头,寻求这样一种表达的方式去表现——工业之美。

    近几年来新的制作理念和手段逐渐被大家所接受,突破以往模式、创新制作手段、尝试新的设备成为我们这部片子的首要目标。其实我们拍摄的很多企业本身都有一些素材,我们完全可以拿过来为我们所用,但是我们要用自己的视角来这表现这个企业,表现产品的制造流程。从今年成片看来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从新拍摄的,所用的以往素材包括空镜在内在这部片子里占比例得非常少,形成自己影片独特风格一个重要条件。

    这部片子的制作周期虽然较长,但是拍摄的过程一直很紧张。由于涉及的专家,企业都比较多,而且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这相对于以往城市空镜加专家采访的传统模式,无疑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由于所分到每一个企业时间有限,我们通常在拍摄较大型企业同时分为四组人马来拍摄:

    一组摇臂轨道。主要负责全景。远取其势,包容场景,展现主体所在空间关系。通过摇臂和轨道的外部运动关联局部和整体,增强视觉流动性。

    另一组高清摄像机。主要负责中近景的拍摄,近区其神。利用其变焦镜头的特性,通过镜头内部运动,推拉摇移。利用长焦镜头压缩纵向空间表现产品的密集感,使主体形象突出。

    另外两组分别用两台佳能5D2照相机用来拍摄逐格和架设在电控移动轨道上拍摄高清视频。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5D2这类单反相机在这部片子里的应用。虽然我们在以往的影片里也尝试使用过相机来拍摄逐格,但是没有像今年这样来大规模的使用。以至于到后来很多编导都希望用相机来拍摄而放弃笨重的高清摄像机。当然由像5D2此类单反相机拍摄设高清视频还在发展中,例如其本对高速运动的物体容易形成果冻效应,对比较密集的物体容易形成摩尔纹,在声音的记录上不尽如人意,也由于记录方式和码流的问题也与传统高清摄像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它自身的优点也非常突出。

    首先体积比较小巧,可以很轻易的设置机位和选择特殊的角度,我们这部片子有很多镜头是把相机放到流水线上和产品一起运动,也有直接把相机放到产品内部放到行驶的车辆下面的镜头,这无疑给我们打开的另一种思路,有很多在现场的突发奇想设计也使我们拍到了很多有意思的镜头。

    其次由于佳能相机拥有庞大的镜头群像鱼眼、微距、移轴这样的镜头,也给我们这部片子增添了特殊的视觉效果。特别需要说明的由于单反相机的大画幅COMS尺寸和大光圈镜头的应用可以做到画面的景深非常的浅,容易拍出主体突出的且色彩比较油润富有电影质感的画面,这是以往高清摄像机较难达到的。

    再次由于其相机本身的特点,用来拍摄逐格镜头特别的合适,在这部片子里我们大量使用了这种逐格拍摄的画面,也企图形成这部片子独特的镜头语言。在拍摄之初我们采用台里的P2高清摄像机来拍摄逐格,但到后来和用相机相比较发现差距非常明显,首先用照相机拍摄可以把画面的分辨率设定非常大,给后期剪辑中画面内部的运动留有很大空间。另外就是它的宽容度较高,对夜景和暗部有非常好的表现,我们拍摄了很多由白天到夜晚的转换逐格场景,利用相机慢速快门设定在画面里形成很多光线的拖尾突显灯火辉煌的景象。我们也尝试用移轴镜头来拍摄逐格画面,形成一种类似微缩景观似的特殊视觉效果。用逐格来拍摄是件特别费时费力的事情。往往一个短短20几秒的镜头就要一个下午到华灯初上的时间,拍这种全景镜头往往需要高点来拍摄,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几乎爬遍了沿海一线和城市立交桥的超过20几层的高楼,这也是我们摄制人员感觉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情。

    拍摄这部片子我们也有幸两度赴国外拍摄,在以往并没有携带大型摄录设备出国采访的经验对设备出关和申报也没有先例。为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我们携带全套高清摄像机、照相机和灯光器材,由于设备比较多每次乘坐飞机都要缴纳行李超重费用。赴国外采访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份美差,也给了我们每一位组员了压力,的确拿不出高质量的素材,和预先设定的采访我们也无法交代,我们不仅要完成此次拍摄,也要留下很多有价值的资料为以后的影片积累素材和空镜,回头来看的确从镜头的质量和数量上来说都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国外采访拍摄时,一般在没有经得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拍摄的。例如在德国汉堡的工业博物馆采访时发现有很多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亲手实践产品的操作,当一看到这个场景我们联想到德国人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和重视,但是当打开摄像机进行拍摄时,他们的带队老师马上有礼貌的阻止我们。又如我们在纽约拍摄青岛啤酒在美国销售总部大楼的外景时,工作人员数次告知我们需要得到华盛顿某个安全部门的许可我们才能进行拍摄。而对于像时代广场和华尔街这样的地标性建筑和博物馆,都有警察和安保人员告知我们连照相机三角架是都是不允许使用的。当然遵守他国法律和规定是我们的义务,但是有些重要的环节我们也无法遗漏,这时相机就起了很大作用,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很多游客都手拿高档的照相设备,这样我们用相机在一些公共场合拍摄时都不为大家在意,表情也非常自然我们也拍到了很多生动的镜头。

    这部片子在采访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得益于设备带来的革新,我们使用了是德国特图丽小型灯光设备。三支灯套装加一只LED灯用一只普通尺寸的旅行箱就可以装下,这比上次我们拍摄《青岛时刻》时采访时满满一后备箱的灯光有了巨大进步。在体积、功率、和发热量和传统的镝灯和红头灯不可同日而语。设备的便利性也使我们能够携带灯光赴国外采访,使整个片子保持在同一水准上。人物采访看似很简单,人物坐在那里也不动,但是一般这个镜头比较长,比较容易挑出毛病。这里有构图的问题、色温的问题、灯光的问题、录音的问题、采访对象的服装、视线的问题、当然还有专家的情绪和表达能力的问题,的确是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在今年的采访上我们也尝试用5D2作为一个辅助机位来拍摄被采访对象,但效果并不太理想首先由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拍摄画面差异较大,必须通过后期的较色来修正。其次考虑到相机的ISO值,一般光圈都用的比较大,所造成焦点过浅人物经常是一个眼睛实一个眼睛虚,而且人物稍微一移动比较容易脱焦,目前来看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回过头来看这部片子拍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从注重镜头数量到质量上的转换。虽然我们辛苦拍摄了大量的镜头,但是这些镜头大都表现力平平,曾有人说过一部影片如果你有几个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那你的节目就成功了。如何提高这些镜头的质量,首先在拍摄时不能上来就干,还是要有个观察了解的过程,抓住场景中富有表现力的片段,富有动感的场面,要反复放大强化,发挥手头的技术设备特性,调度现场人员和设备要带着脑子来拍摄。 专题节目年年作,在拍摄过程容易形成的思维或是手法的定式。怎么有所突破让片子更进一步,是我们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反复提醒自己的。回过头来看,这部片子比我们以往的片子虽有一定进步但和国内一些优秀的作品还相差的很远,希望下一部作品能做到更好。(丛文彬)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龙探海专题稿
 
郭川环球航海
圣元销毁奶粉
 
青岛 挺进“蓝海”
版权所有:青岛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