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者协会网站>作品欣赏>图片

“蛟龙”探海——中国载人深潜海上试验纪实

青岛记者网2013-12-19 15:37:53 青岛电视台综合频道

    【现场】

    (字幕:2012年6月24日 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

    我们三位潜航员,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

    (字幕:2012年6月24日 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

    在我们顺利完成手控交汇对接任务的时候,喜闻“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此,我们向叶聪、刘开舟、杨波三位深潜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正文】这是一次跨越海天的对话。就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同一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到达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的海底,在世界载人深潜的榜首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这个日子,注定要载入史册。

    “蛟龙”探海—

    中国载人深潜海上试验纪实

    【正文】在深邃的大洋深处,蕴藏着令人震惊的宝藏,其储量是陆地上无法相比的。目前勘探到的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多金属结核资源总量,多达700亿吨。但海洋探索,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每下潜100米,就增加10个大气压,且海底能见度极低,环境非常恶劣。人体和普通设备,都很难在这种条件下工作。

    【同期声】徐芑南 “蛟龙”号总设计师

    海底之争,必须人要进入到海底去了解情况。我们的载人潜水器,就是为了能让人直接到海底去了解、去发现、去利用,去做这么一系列的工作。

    【正文】2002年6月,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了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全国100多个科研单位参与其中。

    (字幕:2005年7月12日 载人球壳完成7800米打压试验验收)

    2005年7月12日,潜水器载人球壳完成7800米打压试验验收。

    (字幕:2006年 潜航员选拔考核)

    2006年,中国历史上首次潜航员选拔考核在青岛进行。

    (字幕:2007年11月27日 启动水中试验)

    2007年11月27日,载人潜水器在无锡中船重工702所启动水中试验。

    (字幕:2007年11月28日 试验母船交付使用)

    2007年11月28日,经过近一年的改装,有着30年船龄的“向阳红09”船,成为我国第一艘深潜试验母船并交付使用。

    (字幕:2009年5月 1000米海试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2009年5月,《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工作方案》通过专家论证。中国深潜人,开始了迈向深蓝的步伐。(隐黑)

    【现场】(汽笛长鸣 “向阳红09”船离开青岛码头)

    【正文】

    (字幕:2009年7月27日 海试团队从青岛出发 执行1000米级海试任务)

    2009年7月27日,“向阳红09”船缓缓驶离了母港青岛,在顺利躲过“莫拉克”台风之后,8月14日,海试团队抵达50米试验海区。在这里,潜器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大考。

    【现场】

    (字幕:2009年8月15日 南中国海50米试验海区 第1次下潜试验)

    (潜器入水)

    【同期声】徐芑南 “蛟龙”号总设计师

    海试一般都是随着深度,都是百分之二十的递加,不是说一下子就到7000米去的。50米、300米、然后才到1000米。1000米这一级也分这么三步来走,目的就是每到一个深度,来了解设备的性能,各方面的性能 满意了以后再走到下一步。

    【正文】但谁也没想到,潜器刚一入水,问题就出现了。

    【同期声】崔维成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 海试现场副总指挥

    一抛到海水里,我们就发现,原来设计的在水池里边用得好好的。我们水面上的通讯,进入海水以后发现不通。

    叶聪 试航员 “蛟龙”号主任设计师

    我们在海上漂着,也不知道身处何地,没有GPS,没有人反馈我们的呼叫,就跟荒岛余生似的。

    窦永林 海试现场副总指挥

    咱们现在的水声声学通讯系统正在成熟和发展,一个新兴的东西,它抗噪音干扰的能力比较差。我们这艘船是两个主机,是个变距桨,它在动的时候产生的噪音和船本身的噪音非常大。

    【正文】水下通讯系统无法建立,这就意味着潜器在海中无法与母船取得联系,一旦发生碰撞或远离母船,后果将不堪设想。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所有人的心悬了起来。

    【同期声】刘峰 海试现场总指挥

    一旦停下来 ,这样一个大家渴望了多少年的试验,可能就会被终止,而且很有可能会被永远的终止。

    【正文】经过反复研究,一套解决方案摆到了人们面前:将母船的一个主机和侧推停掉,降低母船的噪音。而对于有30年船龄的“向阳红09”船来说,要使用一台发动机,来保持两节的速度航行,无异于绑住了母船的双手和一条腿。为了保证不出意外,轮机部门加派了一倍的人手,在温度高达五十摄氏度的机舱内,随时观察发动机的状态。

    【同期声】刘心成 海试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

    这种工况下,主机的喷油燃烧就不完全,一些油就会积累在主机的内部,遇到明火之后,因为它温度高在蒸发,有可能会起火。

    刘军 “向阳红09”船轮机长

    这一圈下来要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我们说就是去洗洗桑拿,回来以后整个衣服全部都湿透了,然后再休息半个小时又要出去。

    窦永林 海试现场副总指挥

    在我们这个团队当中,只体现了有岗位之分,没有单位之分。只有这样一只团队才能打胜仗。

    【正文】没有单位,只有岗位。在海试团队里,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所有深潜人自动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正是这个准则,让“蛟龙”号,一次次冲破难关。

    【现场】

    (字幕:2009年10月3日 南中国海C2试验海区 第20次下潜试验)

    海底回传声音

    我们于北京时间9点17分到达1109米,1109米。

    (欢呼)

    【正文】2009年10月3日,中秋佳节。就在这一天,载人潜水器突破1109米的深度,神秘幽暗的深海,首次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隐黑转场)

    (字幕:2010年5月31日 3000米级海试启航仪式举行)

    经过10个月的休整,2010年6月,海试团队再次来到南中国海进行3000米级海试。然而,对中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来说,每一个深度,都是一个新的纪录,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场】

    (字幕:2010年6月22日 南中国海D2海区 第27次下潜试验)

    (潜器入水)

    【同期声】刘峰 海试现场总指挥

    到一千五百多米的时候有一个设备出现了一些故障,接地的电流检测有些超标。他们(试航员)为了及时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问题,并且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冒着一定的风险,下潜到两千多米的深度。

    叶聪 试航员 “蛟龙”号主任设计师

    舱内的三个试航员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我记得从两千多米到三千米,可能是半个小时,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真的很漫长。

    唐嘉陵 试航员

    在深海里面我们坚持一分钟,我们的整个维护团队,可能在船上就可以节约一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去查找这个问题。

    【正文】就是这样一次次边试验、边改进、边完善,在3000米级海试中,“蛟龙”号进行了整体技术的改进,真正把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并不断提升性能,让深海科考有了“中国制造”。

    【同期声】崔维成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 海试现场副总指挥

    对深海的所有装备涉及到的技术它都涵盖了。我们今后走向深海大洋要面临到的技术问题都提出来了,然后我们通过“蛟龙”号跟国际的合作把它们都解决了。

    【现场】

    (字幕:2010年7月12日 南中国海D2海区 第36次下潜试验)

    叶聪 试航员 “蛟龙”号主任设计师

    报告指挥部,下潜深度达到3757米,成功坐底,报告完毕。

    (指挥部鼓掌)祝贺你们!

    【正文】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蛟龙”号在3000米级海试中,共完成17次下潜,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3759米。中国南海海底,首次升起了五星红旗,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隐黑转场)

    (字幕:2011年7月1日 海试团队告别祖国 执行5000米级海试任务)

    来不及喜悦,新的任务又在召唤。2011年7月,“蛟龙”号首次离开祖国,奔赴东北太平洋,执行5000米级海试任务。谁也不知道,这次等待海试团队的,又是怎样惊心动魄的考验?

    【同期声】付文韬 试航员

    外面就是漆黑一片,完全看不到一点东西,外面温度非常低,接近零度,一点几度,在那种环境之下,自然而然大家会感觉是很恐怖的一种环境。

    【正文】

    (字幕:2011年 7月29日 东北太平洋 第43次下潜试验)

    2011年7月29日,海试团队遭遇了海试以来最揪心的一幕。17点56分,蛟龙号报告浮出海面,可此时突降大暴雨,海上狂风肆虐、大雨滂沱,能见度不足百米,母船经过40多次搜索,依然没有发现潜器踪影,如果时间再拖延,潜器可能越漂越远,后果不堪设想。

    【同期声】唐嘉陵  试航员

    这时候雨打在你脸上,根本眼都睁不开。

    【正文】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到甲板和驾驶室,紧盯着海面,“蛟龙”号也打开了所有灯光,等待母船的“召唤”。在漂浮、搜索了半个小时后,终于成功回收。

    【同期声】

    海底回传试航员声音

    取得一个生物样本。获得锰结核。

    【正文】2011年7月至8月,“蛟龙”号共完成5次下潜作业,其中4次超过5000米深度,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并完成了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多项试验任务。这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在全球70%的海洋洋底畅行无阻。(隐黑转场)

    (字幕:2012年5月28日 海试团队奔赴马里亚纳海沟 执行7000米级海试任务)

    三千公里外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11034米深度,即使把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珠峰顶也露不出水面。就在这里,中国人,要向7000米深海发起冲击。

    【现场】

    (字幕:2012年6月15日 马里亚纳海沟 第46次下潜试验)

    【正文】从1000米、3000米、5000米到7000米,每年的海试,80后的杨波都会在第一次下潜时,担任试航员,因为他要负责“蛟龙”号所有声学设备的调试,为之后的潜次打好基础。可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就发生了惊险的一幕。

    【同期声】陈存本 “向阳红09”船船长

    潜器已经坐底了,声学通讯长达20分钟没有通上话。这时候上边的人员就非常担心,非常着急,因为这20分钟 整个的潜水器就联系不上。

    【正文】海试指挥部迅速做出判断:各项数据显示,潜器设备运转正常,潜器安全没有问题。技术人员立即一一排除故障,潜器也成功下潜到6671米的深度。

    【同期声】刘峰 海试现场总指挥

    必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到7000米,不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不可能到的。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只有到7000米才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正文】7000米,“蛟龙”号的最大设计下潜深度,一平方米要承受7000吨水压,相当于一个人用手掌托起一幢7层楼房,且最低温度不到1.5度,不但潜器性能要经受大考,连续待在直径只有2.1米的狭小空间里,对试航员的体力,耐力和心理,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期声】叶聪 试航员 “蛟龙”号主任设计师

    我们有小便壶 也有大便壶 我们鼓励试验人员在舱内该吃的时候吃 该拉的时候拉 保证非常好的精神状态来应对试验。

    崔维成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 海试现场副总指挥

    某种意义上讲每一次下潜都要签生死状的 既然做了这个岗位,这个岗位要承担的风险,就应该去面对。

    【正文】寒冷、寂寞的深海,漆黑一片,“蛟龙”号如独行的巨人,在海底静静的游弋,潜器的灯光,也只能照到几米范围内。6月19日、6月22日,“蛟龙”号又先后下潜两次,分别到达6804米和6963米深度,并完成坐底、布放标志物、近底航行、采水样、采沉积物、采集生物标本等多项作业。一个只有在神话故事中才有的龙宫世界,如一幅瑰丽的画卷,在试航员面前徐徐展开。

    【同期声】唐嘉陵 试航员

    下去之后我们先作业,过了十几分钟,生物就被诱饵吸引过来了,而且越聚越多,刚开始是虾,然后是那种端足类,有大的银白色的,还有粉红色的。

    刘峰 海试现场总指挥

    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小的故障,但我们认为潜水器已经具备了下潜7000米的条件。

    【现场】

    (字幕:2012年6月24日 马里亚纳海沟 第49次下潜试验)

    总指挥宣布

    现在我宣布,试航员出发。

    【现场】潜航员入舱,潜器入水

    【正文】潜水器以每分钟41米的速度,向7000米深海进发,1109米,3759米,5188米,这些曾经带给海试队巨大困难和荣誉的熟悉深度,被一一甩在了身后。舱内的三名试航员,也经历着由夏到冬的转换。

    【现场】试航员在潜器内拍摄画面并解说

    中试航员叶聪已经感觉到载人潜水器里面的一丝寒冷,现在他要穿上他的潜航服。刘开舟对这次下潜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他多带了一件自己的衣服,然后再套上潜航服,这样保暖效果会更好。

    我们已经超过了7000米,现在距底12米。

    叶聪 试航员 “蛟龙”号主任设计师

    报告指挥部,“蛟龙”号于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9时7分,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度。(船上欢呼)

    (字幕:布放标志物 获取深海生物标本 抛压载铁上浮 回收潜器)

    【正文】

    (字幕:部分视频由中国载人深潜海试团队提供)

    (字幕:2012年6月30日 马里亚纳海沟 第51次下潜试验)

    这是船上最后一次迎来香槟的开启。在撞线7000米后,蛟龙号又下潜两次,达到了7062米的最大深度,潜水器的289项功能和性能指标逐一得到验证,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海试队员们用胜利的美酒向世界宣布:中国用10年走了西方发达国家50年走过的路。“神州”问天,“蛟龙”探海,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青岛电视台 2012年12月30日)

    作品评析:

    记录历史时刻,呈现敬业精神

    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 刘慧民

    载人深潜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迈入世界深海探索第一梯队,实现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梦想。2010年到2012年,创作团队连续四次跟随海试团队远航,真实记录了潜器从出厂到装船,再到海上试验的全过程,专访了多位海试队员,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从而在创作《蛟龙控海》时,能够信手拈来,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充分阐释了载人深潜试验对我国深海科考事业的非凡意义,彰显了我国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的魄力和实力,表现了海试队员不畏艰险、搏击风浪、献身深海科考事业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团结一致、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具体叙事上,作品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把高、尖、深的科学试验,用最朴实、最生动的电视语言表达出来,使得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是那样深刻、细腻。《蛟龙探海》整体策划上主题宏大,布局严整,把丰富的细节融入到历史事件中,多种电视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为广大观众记录了宝贵的历史时刻,节目播后,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拍摄蛟龙号探海,创作团队克服了大量难以想像的困难,才得以把重大科研事件变成作秀的新闻作品。创作团队表现出十分突出的主观能动性、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这尤其值得广大新闻工作者敬佩和学习。

    注:青岛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创作的《“蛟龙”探海——中国载人深潜海上实验纪实》获得第23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二等奖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龙探海专题稿
 
郭川环球航海
圣元销毁奶粉
 
青岛 挺进“蓝海”
版权所有:青岛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