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岛记者协会网站> 记者之家> 传媒观点
 
微纪录片:全媒体催生的新形态
青岛记者网2015-01-29 16:48:47中国新闻出版网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微纪录片在与新媒体相结合的过程中,南京广播电视台创作的30集微纪录片《城殇》无疑是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也是一个成功案例。该纪录片在电视与网络同步推出,被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电视台转播,短短半个月内腾讯视频点击量突破千万,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形成了一种“微纪录片”现象。1月24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中国新闻出版报社承办的微纪录片创作与运营模式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者对《城殇》的思路、选题、制作手段及运营模式的分析,并围绕在新媒体和自媒体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微纪录片在选题策划和制作上应该有哪些特点和标准,应该有什么样的运营模式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南京广播电视台不久前推出的《城殇》,创新性地采用每集3分半钟的微纪录片形式,使其内容深入、直接、快捷地走进了现代观众的视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由此,也引发了业界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创作与运营模式的尝试与探索。

    微纪录片并非一小了之

    “全媒体环境下,通过电视屏幕收看内容的受众逐年下降,甚至有些家庭已经没有了电视机,但这并不意味着视频内容没有市场,它改变的只是收看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认为,新媒体的受众群体是清晰的,而电视机的受众是相对模糊的。就传播而言,新媒体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播出方式,而应该是从一开始策划就介入其中,最终实现新形式的传播。

    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此前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纪录片大都是宏大的,但互联网环境下,观众作为用户,只有让用户对内容、形式感兴趣,他们才会愿意去点击。在此前提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强调,互联网时代需要化整为零的思维,并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习惯与碎片为伍。因为谁能够与碎片化共存,谁就有更多新的希望。

    而谈及如何与碎片化为伍求发展时,陆绍阳认为,在观念转变方面,一要对宏大叙事有清晰的辨析,要认识到宏大不是万能;二要对碎片化有清晰的认知,碎片化不是单独的个体,它应看似是片段,但是通过片段不断地相互关联,可能会产生新的生命,会上升到新的高度,这是不应片面看待和理解的。

    那么,仅仅把视频内容做短就可以制作出成功的微纪录片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此,中央电视台知名导演孙曾田认为,受众不会因为视频变短了就会去观看,要想黏住受众,必须在短视频中突出新的视角和内容的思想性,在制作中更要突出巧妙的构思,要巧到受众想象不到,这样受众才会产生观看的兴趣。

    张同道也补充说,除微纪录片内容展现形式的变化外,新媒体的互动性也应该在微纪录片中有所呈现,毕竟参与性也是新媒体的特性,唯有全方位融合才可能改变纪录片高高在上的固有印象。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张雅欣还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出现更容易发挥影像资料的长尾效应,毕竟以前的纪录片大多播出之后就入库了,而现在微视频的出现可以延续网民在新媒体上的探讨、跟进、开放式的后续行为,这是新媒体给纪录片带来的新变化。

    两极发展或将是未来方向

    在谈到微纪录片的运营与营销时,南京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周凯认为,在资金来源方面,纪录片的投资收益并不多,虽然纪录片的制作产量逐年增长,但真正能在受众群体中留下印象的、传播影响力高的作品并不多,这其中,有作品内容策划的原因也有传播渠道选取的问题。他认为,就营销而言,要让受众从注目到兴趣、到欲求、到购买,这是新消费模式下的营销策略,要从中懂得分享,如果制作出的内容产品缺乏分享、互动,缺乏社区的概念,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很难成功。

    在微时代,营销模式就是制造需求的过程。张雅欣表示,特别是微信中借助人际传播领域的口碑传播是非常重要的。需求即有用,一旦变成刚性需求,那么在营销上就可以为创作者带来创作的激情和回报。

    谈及对微纪录片的前景分析时,张同道认为,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将会向两极发展,即大的更大,小的更小。一方面,大电影将是中国纪录片的下一个方向,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影院将会为纪录片打开新的空间;另一方面,微纪录片会越来越小,因为产业模式、播出方式有着多元化需求。而不大也不小的纪录片将来会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

    在微纪录片题材的选取上,张雅欣更倾向于社会题材和公益题材。她认为,社会题材所追求的价值是个人关注和情感表达,公益题材所关注的是社会价值以及教化功能,未来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过程中,这些题材类型的诉求价值会带来新的动力。 (李雪昆)

    ■观点

    吕志胜(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城殇》采用微纪录片的形式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进行了回顾,带着观众一起思考,这是一种新颖的传播方式。可以说,《城殇》正是借助纪录片的手法为广大受众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以及为各位学者进行历史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陆绍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城殇》是把蛋糕切成一块一块的,切碎了再拿出去卖,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互联网时代,营销最依赖3样东西:一是大数据,二是迭代思维,三是化整为零的思维。不要小看在微信、微博发布几分钟的视频,把它传播出去后经过不同人的认识与加工,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体。因此,我觉得对碎片化的认知可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新媒体对纪录片的态度,从一开始突然发现纪录片是个宝,接着开始投钱;后来发现,这个宝还不那么“宝”,接着就自己投钱干,于是弄出了一批以旅行为代表的节目。在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引进”、融合方面,电视媒体已经开始有了一个逐步融合的过程,这个融合过程不会是一个突然间的转变,但是这个过程我认为已经开始了。

    孙曾田(中央电视台知名导演):当下我们研讨怎么从专业领域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微创作。微创作跟以往的创作大不同,有很多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微”。进入移动互联网,在空间上,都是移动终端,这样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看;在时间上,肯定是碎片化。

    王猛(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处长):纪录片的魅力就是真实记录,具有“原始”魅力。但创作者要知道,你到底找到了什么样真实的东西,挖掘出了什么样大家希望知道的真实的东西。好的纪录片创作者,最重要的要具备两点,一个是人文情怀,另一个是科学精神。

    高顺青(南京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城殇》的创作是在走一条更接地气、更适合我们台实际情况也更容易实施的道路,更多地利用网络媒体制作一些故事性、可看性更强,更容易传播的微纪录片。当下的题材,对我们城市台来说,一方面是做纪录片的新尝试,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推进媒体融合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雷建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纪录片创作要保持一个开放的状态,但是开放得要有度。在做前期调研的时候,应该是开放的;但是在创作的时候,就要拼巧劲。我们不能因为互联网的介入,就把真正的好作品给扔掉了。我们的纪录片创作者要设法让作品能够打动很多年轻人,但不是一味迎合。

    黄平茂(腾讯视频网纪录片频道主编):很多机构对微纪录片有很高的期待,以为它会在网络上获得很好传播,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拿出很好的案例。很高兴的是,2014年我们拿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到目前为止,《城殇》是播放量最高的网络微纪录片系列。(李雪昆 摄)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龙探海专题稿
 
郭川环球航海
圣元销毁奶粉
 
青岛 挺进“蓝海”
版权所有:青岛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