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者协会网站>记者之家>编采手记

纪录片的“色 香 味”

青岛记者网2014-03-25 15:55:08

    纪录片贵在创新。如果离开了创新,我们就会被淘汰。之前的《青岛时刻》为《青岛制造》设立了一个不矮的门槛,因为我们必须超越上一次。创新真的很难,每次想一个新的点子,都有头皮要被挠破的感觉。那种煎熬,外人很难体会。

    我家的小伙子是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出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MADE IN QINGDAO。因此《青岛制造》之于我,是特殊的。像孩子一样,从这部片子孕育,到怀抱襁褓,再到抚养长大,我经历了所有的一步一步。此外,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它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将来小伙子长大了,让他知道在他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就像一个礼物一样。所以我也更加的想把这部片子做好,压力很大。

    感情抒发了,谈点严肃的、实际的东西。

    在我看来,一部纪录片犹如一道菜,也有“色、香、味”。

    在某种程度上,我痴迷于技术的革新。我始终认为电视首先是一门技术,掌握了技术,它才会成为一门艺术。因此,我还是首先在视觉上寻求突破。这就是纪录片的“色”,因为纪录片,首先要好“看”。

    拍摄上,在常规拍摄设备的同时,《青岛制造》使用了照相机。《青岛制造》在国内较早甚至是领先使用了电子移动轨。之前,电子移动轨在国内更多的被用来拍摄广告,而我们则把它应用到了纪录片当中。电子移动轨结合相机微距镜头的的使用,使工业生产的细节用更微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我看来,这是《青岛制造》在拍摄手段上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其次,在制作上,我们突破了2维半。《青岛时刻》的制作,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青岛制造》要想突破,难上加难。为了寻求新意,在制作时,我们不断摸索,制作人员把更多的照片、资料放在一个空间里去看,让他们更为立体; 还请他们制作了几个三维模型、场景,让镜头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这样,特技制作的视角就不在局限于90度而是扩大到360度。角度丰富了,视觉上自然就会悦目。

    再来说说这部作品的“香”。一道菜要成功,必须有它独有的气味,对纪录片来说,这就是音乐。在我看来,音乐是纪录片的诠释纽带。好的音乐,对整个作品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纪录片具有形象、生动、丰富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表达出具体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恰好与音乐的抽象性互为补充,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但之前的现实是,中国的纪录片人往往不太重视音乐。他们更愿意把心思和资金放到拍摄和制作上去,在音乐上则是能省就省。我们之前的作品也大多全部或部分使用素材库中有公共版权的音乐,那时我们的音乐几乎没有个性。

    2011年冬的北京,我结识了作曲家约格•伊维尔先生。这个快乐的德国老人对青岛有着浓厚的兴趣。之后,在共同的努力下,约格为我们创作了这部片子的所有音乐。并请经常为好莱坞和欧洲电影配乐,负有盛名的德国巴贝尔斯伯格电影交响乐团录制了所有原声音乐。

    从穿大众码到量体裁衣,这绝对是一个飞跃,我们的作品有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音乐灵魂。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这次做的非常专业,我们做到了中国第一。

    “味道”,是评判一道菜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工业题材的先天不足在于,它的内容都是冷冰冰、很生硬的。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然而,钢可以化成水。讲故事,是我们把钢从固态变成液态的方法。每一集里,都有故事,都有人物。史实是生硬的,故事和里面的人则是生动、鲜活的。

    此外,我觉得这八集片子的内容还是很结实的,结构、逻辑关系也还不错,没有灌水。

    接下来谈谈通过这部片子的磨练,我们应该在将来改进的地方。

    还是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讲。

    “色”。画面上,我们使用了照相机来拍摄。相机拍摄的素材色彩艳丽,油画感强。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相机拍摄素材和摄像机拍摄素材之间的色差。在剪辑时,我尽量避免将两种设备拍摄的素材结合起来使用。换句话说,就是一组镜头只用同一种设备拍摄的素材。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把两幅分别来自照相机和摄像机的画面放在一起,画面色彩差异太大,在后期没有有力的校色团队支持的情况下,即使两幅画面都是好的,放到一起也不会有1+1=2的效果。这有点像食物相克的道理。《舌尖上的中国》使用了索尼HD950, F3,FS100佳能5D MARK Ⅱ等设备,这就造成了画面颜色和质感上的差异,而它有没有解决好校色的问题,所以这部片子从视觉上像一道菜——“乱炖”。至少在色彩控制上,《舌尖》是失败的。之后的《京剧》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校色,是我们未来应该克服的一个问题。另外,现在的纪录片过多食用相机,或类似设备。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电视画面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我个人理解,它应该是还原的。电视的魅力就在于它对于色彩的还原更接近现实,所以电视是大众的。而电影,在画面上,它是有独特色彩的,是更有个性与色彩的。现在相机及类似设备的大量使用,画面上、颜色上,的确很美。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失真的。肉眼看到的,没有那么艳丽。过多使用这样的画面,从视觉上,会有疲倦感。换句话说,看多了会腻,很腻。这就像中国人吃饭,荤素搭配才好,要全是肉菜,吃了,时间长了,绝对会消化不良。而且现在,很多片子对于相机等设备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当然这里面有成本的因素。可是,电视,终归是要用专业的电视设备,电视的画面还是要有自己的特性的,还是要最大程度的还原。纪录片的画面和颜色,还是要回归。

    “香”。《青岛制造》的音乐创作是成功的,但我们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在前期拍摄、采访声音的采集上,我们做的还不是很专业。在国外,在电影和电视团队里,录音师和摄像师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很遗憾,我们现在还无法到达那种专业程度。其次,在后期合成时,音乐、声音的比例,我们往往还是靠耳朵。我曾经参与过国外一部50分钟的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这部片子后期剪辑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送到音频工程师那里,他调整声音也用了一个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音频调整的重要性。高水平的纪录片制作,声音的调整可以完全不靠听觉而是靠视觉,也就是看指标。好的纪录片,它的解说、同期声、音乐的比例从头到尾是完全一致的,看看音频波形,是一条很平均的线。这也是我们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如今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越来越向着电影的方向发展而去,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好的纪录片,是可以进电影院的。这就要求我们用电影工业的技术标准来制作中国的纪录片。而声音则是我们最应该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方面。

    “味”。内容永远是重要的,叙事手法也同样重要。这些年,我们似乎在各种片子的叙事手法上创新不足。包括我自己在内,似乎掉进了一种模式,每个片子的结构都有些相似,这是未来非常需要改进的地方。

    纪录片创作总是遗憾的艺术,也正是这些遗憾才让我们不断前进。纪录片的创作总是充满艰辛,也正是这种艰辛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作品。纪录片创作总是被一些人所不屑,也正是这些不屑让我们更多一份坚持。纪录片的创作水平往往代表一个制作单位的最高水准。纪录片人也往往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反映、诠释着这个社会和世界。为了理想,让我们坚守,让我们做出更好的“色、香、味”。(兰 海)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龙探海专题稿
 
郭川环球航海
圣元销毁奶粉
 
青岛 挺进“蓝海”
版权所有:青岛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