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者协会网站>记者之家>编采手记

《纪录片,我们还能怎样做》

青岛记者网2014-03-25 15:54:25

    2013年5月,《青岛制造》顺利播出,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

    这是继2011年《青岛时刻》之后,青岛广电系统纪录片制作中烙着“青岛”印的又一位新成员。印象中,题目的敲定没有经历波折,仿佛天经地义就该它。遥想当年,城市初生,高鼻梁、蓝眼睛的德国人来到这片尚未开化的土地,他们立起了几层楼高的烟囱,开动马达轰鸣不息。渔村被惊醒,走向被改写,制造业的基因开始裂变、成长,演化出城市文明的筋骨血脉。一百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里,这座城市的制造业始终特色鲜明,有别于中国的其他城市,可以说“青岛制造”是城市名片,更是城市最具价值的品牌。这个题目,实至名归。

    工业、制造业,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它具象,它也抽象。一谈到制造,脑海里总会浮现这样的片段:冰冷的机器、似乎总也停不下的流水线、枯燥甚至鼓噪的声响,还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劳作的产业工人。开始有些茫然,我不知该怎样推倒心中的那一道围墙,把生冷铁硬的题材捂出温度、咂出味道、理清纹路。我们究竟该怎样做?

    2012年,一部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夜走红,强有力的穿透力,将纪录片骤然从小众的情感按摩延展为大众的激情狂欢。印象很深的是节目的宣传画报,画中两个突出的元素,既是筷子和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构成一幅山水画卷流溢出浓浓的中国味道。美食提取了不同人群的最大公约数,极大的消解了意识形态分歧,唤起了观众对故乡、童年、母亲等等那些心底最温柔的情感,营造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国。这一幅画便浓缩了纪录片要表达的主题:美食与美食背后的人文情、家国梦。在电视荧幕下,我也是看的垂涎三尺,欲罢不能。但热情过后理性分析,这部纪录片呈现出的是一种工业制作的模式:饱满富有张力的视听感受、密集的镜头、大跨度的解构方式、快速剪辑营造叙事速度等等。在海外这样的手法并不新奇,但国内同行能够如此娴熟的驾驭,令人惊艳!《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这一时期纪录片的巅峰之作,作为地方台无法也无力去实践这样的大制作,但它将我们的惯性思维颠覆了。改变,我们必须要行动。毫无疑问,《青岛制造》是我们实践的第一步。《青岛制造》不应该是一部回顾工业发展史的文献片,也不应该是一部介绍各大企业管理方法、营销手段的传纪片。是什么?它应该是对现实的思考和表达。

    于是,我要求自己快速拉近与选题间的心理距离,在冷光、坚硬里寻找人性的温暖。首先要从故事入手。通过调研,我们知道了弗朗茨•奥斯特安装了青岛的第一台蒸汽机、制造了青岛第一艘蒸汽艇,并第一次用飞机在青岛的天际线上划出了美丽的弧线;我们从一栋建筑上发现了青岛最早一批机械制造的牛舌瓦,并挖掘出瓦片制造者卡普勒家族在青岛的一段往事;我们寻着周学熙、周志俊、丛良弼、尹致中等民族实业家留下的印迹,看到了他们觉醒、奋斗、突围的一个个身影。故事里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比如那位叫杨学修的年轻人。他17岁便拖着一条象征着旧时文明的大辫子,从平度老家步行到了青岛。在德国人的技工学校学了两年他成为了产业工人,在城市的熔炉里最终成长为一名民族工业企业的技术股东。为了生计、为了发财,为了理想,各色人等汇集到了青岛这个魔力磁场,在工业齿轮的磨砺中实践着各自的梦想,也书写、擦拭着城市的工业文明。记得当我在写这一段文稿的时候,这些人物活了起来,故事就那么自然的从手指尖流淌而出,甚至有那么短暂的一刻,我触到了他们的灵魂,顿时一个激灵浑身通透。

    然而,当时间的节点推进到建国之后,故事该怎样往下进行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城市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青岛的工业经济以无可想象的加速度发展着,具有标杆意义的故事和人物与日俱增。尤其在近几年,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催发下,制造业的发展更呈现出一种全面快速铺开的态势,我们究竟该如何解构呢?

    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在情感上走进了,但还需要在理智上跳出来。需要顺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轨迹,结合现代青岛工业的特点,迅速理出一条脉络。了解不知道的,摸透一知半解的,研究不得不说的,我开始了广泛的阅读、大量的走访,很快工业企业在我的眼里也不再是制造、销售产品的工具。

    在第六集《创造模式》前期文案整理的过程中,我曾读过一段文字,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这一天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提出了一个狂妄的口号:三年赶超美国。那时候美国的生产率是日本的八倍。尽管赶超美国的目标日本用了60年,但丰田却是整个亚洲唯一能够向世界输出管理、输出价值观的公司,它的精髓可以说是将日本的民族精神融入到了现代科学的制造体系中。日本的崛起曾让美国人坐立不安,前去掘金,中国的很多企业也一度广泛的学习、借鉴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产业发展日益成熟,中国已崛起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品制造国家。我们忍不住要问:面对新的时代,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支撑的西方管理模式在中国还能走多远?中国企业将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全球化时代又该拥有怎样的核心价值呢?同大多数的中国企业一样,青岛的许多企业在初级阶段起点很低,但却一直没有松懈。他们没有教科书,市场就是最鲜活的实验室。一批有远见、有激情、有忧患意识的企业家,引领着企业穿越了痛苦的改革之谷,磨砺着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是一条痛苦、艰辛的路。

    记得那是2012年的一个冬日,摄制组走进了新的海尔文化展厅。我无法形容那一次的行走,只能说是一次颇为震撼的时光穿越。一进展厅,脚下便是一条高低不平的坡道,一张张放大的退货单用飘摇的姿势挂在前方,这正应和着那个80年代初的海尔。类似这样匠心的设计被运用到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重大事件。当即将结束参观的时候,一个转弯一面墙上一幅巨大的蓝色油画夺了人的眼球。那是一个荆棘丛生的荒原,一个赤身裸体的男子手持镰刀步行其中,身上早已鲜血淋淋。他眺望着远方,迎着光向前行进。望着这个场景,我豁然开朗。于是,第六集《创造模式》中有关于“路”的暗线清晰了。在片尾,我给了油画一个充足的展示空间,并用张瑞敏的理性思考延展画面背后的韵味,他是这样表述的:“那个人就像一个企业一样,可能会浑身被刮的伤痕累累,因为你走的路是荆棘的路,你走的路是没人走过的路。在走过的路上,人家对你很多的质疑、中伤等等的都包含在内,你不应该去在意,你只能够迎着你认准的方向,一往无前的往前走。”这不恰恰也是对无数的企业、企业家在摸索中前行的最好诠释吗?

    走访、拍摄企业的过程可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既要真实客观又要有质感、有美感,微观、宏观都少不了。最难熬的是在酷暑拍摄各个纺织厂,大大小小的车间拍了不下十几间。潮湿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的粉尘,单调震耳的声响,呆久了头疼欲裂心烦意乱。可是,我们却发现车间里的工人们没有像我们那样戴着口罩堵着耳塞,相反他们眼神坚定,异常专注,动作精准灵巧。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才深深的体会到尺线寸布也是来之不易。“上青天”的美誉不仅仅是城市的,更属于这些产业工人。

    回想到此,有两个老人的身影挥之不去不得不说,他们也是纺织工人。

    在美国距离波士顿25英里有一个小城叫洛厄尔,它曾是美国纺织工业的心脏,这个国家规划的第一个工业城市,庞大的纺织工业规模使它又被称为“纺锤之城”、“美国的曼彻斯特”。为了纪念昔日的辉煌盛景,1978年一个国立的历史公园--布顿棉纺历史博物馆出现了。博物馆没有另起炉灶,而是直接利用了原纺织厂的旧址。在二楼一个硕大的房间里,近百台梭织机铿锵有力的运转着。我没有见过这样的织布机,体格不大但敦实好看,仔细一看上面还印有1912年的字样。两个白发老人不时穿行于机器之间。这是博物馆的有心安排,他们要让游客真实的感受昔日老工业盛景。我上前打断其中一位老人的工作,向他了解情况。他告诉我他以前就是一名纺织工人,如今尽管带有了表演的成分,但只要机器还在转动,他就是一名纺织工人。来来往往的游客也只是他们眼中的一道风景。织好的布被放在一楼的礼品店对外出售。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下班铃响了,两个老人关掉了机器走出了车间。明天早晨,当铃声响起,他们还会走进这个厂房。望着他们的背影,我有些感动。在纪录片中,我们不能偏离主题描述这些细节,但正是由此我的视野发生了变化,我不再盯着生产线、经济数据,而是在尝试着寻找一种叫做工业之光的东西,我想那应该是大机器生产背后的人文情怀吧。

    在与众多青岛企业家交谈的时候,他们不断的向我传递着对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思考,他们会说“生产产品要像瑞士人那样把一把军刀做到极致”,“核心技术是我的,离了我你做不了”,“不能再粗制滥造了,也不能没有思想没有目标的滥造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也分析道,“德国、日本为什么会成为工业的强国,其他的国家为什么就走上另外一个路呢?不要说航天航空,就是女士的箱包,你能做到世界顶端吗?做饮食,你能够做到麦当劳吗?作为中国这样的一个工业大国,将来的路不再取决于模仿西方,我们得用我们自己的文明来和科学、技术、生产力相结合,那么今后中国是不是能成为工业强国,取决于是不是能够在各个产业中间都能走到产业的高端。”听到这些话,我暗自激动。因为当我们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时候,丰田汽车召回、白酒塑化剂、皮鞋酸奶、毒胶囊等一波波的产品安全“门”出现了,它们挑战着消费者的忍耐度,却也极大的伤害了品牌的价值、信誉度。当更多的企业能够坚守制造的本质,超越简单的物质利益,关注品质关注精益制造,或许各种“门”会越来越少,假以时日,“中国制造”之名也不会再与低端、廉价这些词汇有所关联,而将是品质保证的代名词。我们满怀期待。

    1933年,民族资本家周志俊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游历海外,考察西方棉纱业的发展。那时的华新纱厂危机四伏。亲眼目睹西方制造业的繁盛,周志俊满腹感慨,回国途中他赋诗抒怀:

    吾道不行浮海去,

    一年作客感秋来;

    长风万里吹华发,

    驿路千程志异材;

    故国经猷空自许,

    邮亭身世漫相催;

    箧中留得兴齐策,

    击楫高歌亦快哉!

    八十年过去了,诗人的情怀依旧可以在当下找到影迹。我们且行且思,请允许我们用一部纪录片的方式,沟通过去、现实和未来。(李倩)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龙探海专题稿
 
郭川环球航海
圣元销毁奶粉
 
青岛 挺进“蓝海”
版权所有:青岛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