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者协会网站>记者之家>编采手记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青岛记者网2014-03-25 15:53:30

——《青岛制造》创作记

    历时一年半,纵横几万里,韦编三绝,数易其稿,反复斟酌,精心打磨,八集文献纪录片《青岛制造》终于和观众见面了。节目播出后,作为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者之一,我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自己和同事们的劳动终于结果了,忐忑的是怕这颗果实不合观众的胃口。不管怎样,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端上桌来,就只能由品尝者来评判了。

    缘起:这部片子最初是我们团队年轻的编导兰海提出的选题。那是2011年的年初,他和青岛档案局孙宝峰一起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关于青岛工业遗产回顾的选题,试图是通过对青岛早期工业发展的遗迹的追寻探索城市成长的脉络,那一年是青岛建置120年,提出这样一个选题的目的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年因为确定了另一部有关青岛建置120年的纪录片《青岛时刻》使得这个选题搁浅了。

    题目:起初这个选题的名字就叫《青岛工业遗产》,后来讨论中有人提出一个名字《轰鸣年代》。说实话,这两个题目都不是我所喜欢的,前一个直白而又局限,后面一个局限而又容易产生歧义,会产生政治化的联想。当我们完成了那部十二集的《青岛时刻》,有精力和人力来面对这个选题的时候,想到了《青岛制造》这个题目。我是把它作为《青岛时刻》的姊妹篇来看待的,实际上这确实是另一部青岛的简史,是从工业这个领域来描述的青岛简史。

    策划:从选题确定到正式拍摄之前,我们开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策划会,策划的过程形成的文字就有几千甚至上万字,这是我们理清思路理解选题找到路径的必修课程。很多线索是策划会上得到的,还有一些时无意中听说,更多的是通过采访获取。策划和采访得到千头万绪的线索,经过一番消化,最终我们写出了编导阐述。

    其实到播出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是开始策划的了,有些没想到的,成了核心内容,有些原本很好的构想由于缺少镜头或者采访不到等诸多原因没能呈现。分集片名一直有我们不满意的地方,第二集播出的片名是:资本磁场。在家里看完后觉得有点文不对题,第二天我们决定改成:民族志气。这恰好验证一句话:电视是遗憾的艺术。

    突破:所有的创作者都渴望突破,突破旧的窠臼,突破惯性思维,突破束缚和藩篱,突破意味着创新,意味着艰苦,意味着否定。在完成这部《青岛制造》的全过程,我们这个小团队自始至终追求着突破,从挖掘线索、搜集材料、寻找采访对象、选择和取舍内容等每一个环节力求新鲜,试图给观众呈现一些新的材料,新的视角,让观众从新的角度打量这座既年轻又沧桑的城市的工业文明史。 为避免表现工业题材的“冷冰、固化”和历史叙述的拘泥,缺乏审美效果,此片在结构上以主题线索为主,以百年传承为时间纵线,以人物故事的横断面为交织点,来结构每集主题。尤其强调讲故事,讲细节,讲人性,表现理念,传达精神,突出人文色彩,强化工业质感。当八集纪录片全部完成,从头看一遍的时候,我们自己认为,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突破是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没有一味纠缠工业文明进入的方式、动机与性质,没有对过程进行道德化评析,而是把目光更多投射到结果上。我们客观冷静就事说事,探究一个新兴城市工业化之路,大胆肯定先进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先进设备、技术、管理与文明,这些是促进城市成长的进步力量,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感受尤为深切。

    足迹: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走多远就有多大的视野、多深的见识。为了寻找奥斯特摄制组远赴德国,在一个偏远小镇上找到他的故居,从而一次向青岛观众详细介绍这位严格意义上青岛制造史上的第一位企业家;为了探寻传奇富商刘子山的发财之路,我们冒雨来到他的故乡莱州沙河,还到上海采访他的年近八旬的孙女;为了采访周氏家族的后人,我们到天津,冒着酷暑采访九十多岁的周骥良,从他那里我们听到这个靠剿捻起家的安徽望族的传奇故事;在北京,我们采访了丛良弼的孙子——丛兆桓,八十多岁的丛兆桓神采奕奕,对于家族往事念念不忘,这位出身富豪的世家子弟后来走了一条与祖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弃商从艺,是北京昆剧院的当家小生,为此在文革期间坐牢八年,他的女儿比他有名,是丛珊……在整部片子里,有很多企业家面对我们的镜头叙说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内容,很多采访细节不能一一呈现在片子之中,观众看到的仅仅是采访内容的冰山一角,假以时日,条件允许,这些素材将会变成一部又一部好看动人的纪录片。

    意义:青岛是一座无中生有的城市,它的历史很短,却几乎凝固了工业文明造城历史的所有的细节。青岛制造,是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背景下产生的“本土优势”,100年前是这样,100年后仍旧是这样。换言之,表现青岛制造,必须是在“全球化”大视野的纵横向的比较优势和特色。眼界要高,着眼点要低,重在“本土优势”。青岛的“本土优势”,或叫青岛特点、青岛模式。尤其强调在中西文明的冲突和交融之下,一代代青岛人“传承”中的不断学习、吸收和超越等,它是宝贵的传统基因,也是创造力和一种城市精神。这种“传承”贯穿了百年,也贯穿于每集内容,形象地呈现着青岛模式里,特色鲜明地立足于工业之林。今天,我们国家正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离不开工业化,离不开工业项目确定和布局,而这些,一百年前的青岛已经走过的路在我们的节目中有所体现,我们希望这部《青岛制造》还能对方兴未艾的城镇化建设有所贡献。(于学周)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龙探海专题稿
 
郭川环球航海
圣元销毁奶粉
 
青岛 挺进“蓝海”
版权所有:青岛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