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者协会网站>记者之家>编采手记

深耕一片试验田

青岛记者网2013-12-20 12:30:51

    《小梁烩新闻》栏目已出8期,回头看看,不管是行文技巧还是结构把握都远未达到需要“总结”的地步,这里就讲讲我写作中走过的那些弯路吧。

    “讲故事”与“串新闻”

    总编室鼓励年轻记者创新,让我尝试一个“回顾上周新闻”的栏目。我最初的设想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新闻串烧起来”,即用口语化的表达、戏剧化的结构来讲故事,以一个“关键词”来托起整个架构,灵感也是来源于《老梁故事汇》、《一周立波秀》等脱口秀电视栏目——栏目名称都干脆山寨到底——《小梁故事汇》。

    想得倒是挺美,写下去才感觉到瓶颈:按照设想,新闻事件故事化讲求有铺垫有矛盾有转折有高潮,相当于改写成一部电视剧梗概,一周要串联五六条新闻整体上就显得冗长;而复制电视节目的口语化表达,一方面失去了那种“空腔快感”的鲜活,一方面缺乏书面表达的严谨,也有点四不像;最纠结的还在“串”上,有一篇没有发表的“试验品”,是用关键词“水”将“松江出现死猪”、“农夫山泉标准门”、“网友邀请环保局长游泳”串联起来,但只是一种字面上的“串联”,缺少逻辑上的连贯性,而且新闻过去的时间也比较长,颇有炒冷饭的意思。

    经过半个多月的实验,丑媳妇最终还是见了公婆,这篇开栏的处女作转折生硬、语言轻佻、既无深度也无广度,四个“故事”就像在互相掐架——谁也不挨着谁。总编室能让这个栏先开起来,于我来说也算是一种倒逼机制。

    栏目名也从《小梁故事汇》改为了《小梁烩新闻》,我琢磨着:前面一个“汇”是简单地把新闻罗列在一起,后面一个“烩”是通过娴熟烹饪技巧(独特视角)将食材(新闻素材)做成大餐(新闻产品)的过程——虽然我的火候还差得很远,但总归是一种自我激励。

    评与述,把握一个度

    从头做一个新产品,与其“先想好定位再写”不如“先写完再总结”,在写作中找感觉,从实践中找答案,没有什么成熟的模板可以借鉴,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将想到的可能都试上一遍,思路也就渐渐清晰了。

    我感觉这个栏目最麻烦的地方就是对“评论”与“叙述”的把握。对于二者比例,总编室的要求是七分述三分评。当时樊主任让我在心里问读者两句话:“上周新闻看了没有?没看,那我跟你说道一下;看了,那我用我的理解再跟你说一遍。”

    按照我现在的理解,第一句话更侧重于对“叙述”的把控。首先要保证传达出的信息量足够大。我的具体做法是在保证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每天选三四条热门新闻按自己理解“默写”下来,周末再从近20条素材中筛选出共通点较为明显的七八条新闻。为了尽量将上周不同领域的社会热点新闻囊括进来,作者要舍得做减法,一些代表性不强的新闻要果断舍弃,哪怕其再有“噱头”。而具体到每一条新闻也要注重简约凝练,能用一句话表达的信息绝不赘述第二句话。

    而第二句话就是讲如何“评论”。按照我现在的理解,除了就事论理外,这个栏目的“评”应该更侧重于对上下脉络的衔接。从一个新闻“转”到另一个新闻上,其实,这个“转”即是“评”。最初我的做法是将两者分离,先是一事一评,形式和架构上有点类似于要闻版上的媒体观点,评论完后再加上一句类似“说完什么事,我再讲一个什么事”的过渡语,显得过于简单直白,文章上下缺乏逻辑上的关联;矫枉过正,随后我又陷入为“转”而“转”的误区,其中一篇《让很多人的梦想照进现实》,通篇在“转”,将新闻“关键词”生硬地镶嵌在评论之中,思路跳来跳去,显得非常混乱。

    其实,叙述之中本身就有作者的态度,过多的评论自然显得画蛇添足。对于这个“度”的把握,一方面是对新闻写作技巧提出要求,另一方面考验着作者新闻理解的厚度和广度。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个作品离“成熟”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我在不停地走着。(作者 梁辰)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龙探海专题稿
 
郭川环球航海
圣元销毁奶粉
 
青岛 挺进“蓝海”
版权所有:青岛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