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者协会网站>记者之家>编采手记

记者:贵在责任 重在担当

青岛记者网2013-12-20 12:29:21

    从这次获奖的专题片说起吧。今年全国新闻奖评选,我们拍摄的《“蛟龙”探海—中国载人深潜海上试验纪实》荣获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二等奖。其实深潜报道不光这一篇,从2010年的3000米级海试开始,到2011年5000米级再到2012年7000米级,我们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跟踪采访,播发了包括新闻专题、系列报道、长消息、短消息等在内的各类新闻报道不下百篇。可能多数人并不知道,最初的采访并不顺利。由于种种原因,从2002年立项到潜器的研制、潜航员选拔、试验母船改装,一直到2009年首次1000米级海上试验,一切都是在半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外界几乎无人知晓,更严禁对外宣传。直到2010年5月,因为试验母船向阳红09号的母港是在青岛,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两个月后它要远赴南海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记者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大选题,是每个记者可遇不可求的。为了能够登船采访,我们和相关负责人反复斡旋、协商,并且保证在公开宣布之前绝对不对外透露任何信息,最后才和摄像两个人,以北海分局工作人员的身份上了船,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我们的真实身份,感觉在船上的活动都是偷偷摸摸的,联系采访也非常困难。有时候船停在锚地,科学家上岸开会,我们就每天到开会的宾馆门口守着,一等就是好几天。没有出过海的人无法想像船上的生活,是多么辛苦而又枯燥。轮机部工作的机舱高达五十多度,而且噪音非常大,每次跟着他们下去转一圈,都感觉头晕目眩,就像洗了个桑拿。我们的摄像晕船,不拍摄的时候就在床上躺着,饭都吃不下,可一听到准备的命令,立刻就爬起来抓起摄像机冲到甲板上,拍完又躺下了,每次出海回来,都得瘦一大圈。最终我们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船上每一位队员的理解和尊重,也为之后两年的采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其实采访难度大、条件艰苦,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让我头疼的是,电视面对的观众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如何用短短的20分钟,展示如此宏大的主题?怎样把载人深潜这样一个看似“高精尖”的科学命题,让普通人能够看得懂而且喜欢看?我之前没有做过任何专题片,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但我想所有的新闻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要接地气、说人话,不应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有温度、有细节、有生命、有感情的。所以上船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支起摄像机拿起话筒,而是“交朋友”。船上的人是很豪爽的,你以真诚对他们,他们也会回报你真诚。有个船员叫冷日辉,很高很黑也很壮,而且力气特别大,大伙都叫他“大力水手”。每次潜器入海,他都要承担蛙人的工作,潜器有21吨重,在海浪中上下左右,起伏不定,他要把自己当成橡皮艇和潜器之间的缆绳,身上的关节几乎都被拉伤过。这个细节非常感人,画面也很有冲击力。但是大力水手很腼腆话又很少,尤其面对女生和话筒,就更紧张。怎么办?在船上长达半个月的时间,我没有提过要采访他的事,只是像普通朋友一样,看他怎么工作,和他聊天、吃饭。甚至船靠在岸边时,一起去吃路边摊、喝啤酒,我把他当成大哥一样尊重,他也当我是小妹妹般无话不说。最后采访的时候,他面对我几乎没有什么压力,说到对家人的愧疚、说到卧病在床的老母亲,这个五十多岁的七尺汉子甚至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他感动了我,同样也感动了观众。不光他一个,上到船长、政委、科学家、潜航员,下到普通的船员、水手乃至炊事员,其实船上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有人在海上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有人无法陪伴刚刚生产的妻子,有人因为炙热的空气呼吸困难,有人因为涌浪造成的船舶横摇而呕吐不止,从2009年到2012年,四次海试期间,共有九位队员的亲人去世,他们都没有来得及送亲人最后一程,更不用说每当突破一个新的深度时,船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画面。外人看到的,是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巨大成绩,可作为一个记者,走近他们之后,我更多看到的,是在这些成绩背后巨大的付出,每当这时候,我就觉得有一种使命感,我必须用镜头、用心,把这一幕幕记录下来,让观众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尊重他们,让历史记住他们,这是我作为一名记者不可推卸的责任。(青岛电视台 董惠)

 
  更多
  更多
  更多
蛟龙探海专题稿
 
郭川环球航海
圣元销毁奶粉
 
青岛 挺进“蓝海”
版权所有:青岛新闻工作者协会